在12月的冷冬,惠阳新圩镇却是一片火热景象。圩镇修整装扮打造美丽客厅;谋划中的千亿园区边生产边招商边建设,雏形初现;干部们以“头号力度”推进“头号工程”,抓城镇提能、抓人居环境、抓乡村振兴……在这片火热中,可一窥新圩镇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创新探索配资代理,及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“加速跑”的奋进姿态。
今年11月,惠阳区新圩镇入选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镇,是惠州5个入选镇之一,同时新圩镇的长布村入选了首批典型村。
,深圳都市圈的划定给了这片临深临莞土地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。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,制定突出特色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,明确实施路径,从“施工图”到“上下联动”“重点突出”“多方合力”的“实景画”,新圩镇瞄准做大做强中心镇,发展成为惠阳区副中心城市目标,打造融深融莞协同发展桥头堡,加快惠深产业协同发展,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。
南方日报记者蓝单
通讯员卢旭晓张智军
发挥区位优势按产业新城标准做大做强中心镇
地图摊开,惠阳新圩镇区位显现,这是惠州市唯一同时临深临莞的镇街,这让前往考察的企业难免心动。
经过30多年的发展,新圩镇工业已形成规模。目前已有工矿企业约2100家,其中规上企业306家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3家,形成以数码视听、化工、家具、五金等为主要产业的工业体系。
不固封于发展现状,寻找高质量发展蝶变途径,这几年新圩镇招企业、造园区、促转型,积极推动粗放型工业向质量效益型工业转型升级,致力做大做强中心镇,建设成为现代化产业新城。
一批企业被吸引而来入驻园区,一批企业以增资扩产投下发展信任票。
从事偏光片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惠州市富丽电子有限公司,2015年落户新圩镇。于前两年拿下地块,在长布村建设盈彩电子科技工业园。今年3月,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。待全部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20亿元。
7月底,位于新圩镇红田村的广东省正和忠信科技有限公司一期、二期项目建成投产,三期项目也已竣工,总投资10.7亿元,企业主要生产加工五金精密零件和手机配件,整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。
成为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为新圩镇带来新机遇。
中心镇是指具有较好区位优势、较强经济实力、较好基础设施、较大发展潜力、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重点镇。中心镇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小城市。
新圩镇党委书记罗国庆提出:“高标准推进‘百千万工程’,按现代化产业新城的标准打造新圩,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谋划发展。”
新圩镇加强党建引领,构建上下联动、分工协作、闭环推进工作格局,成立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,设立办公室,下设城镇建设、镇域经济、乡村振兴等5个工作专班,全面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。
,一份重磅文件《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正式公布,惠州全域“入圈”,其中特别提到了新圩,提到共建坪地—清溪—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。充分发挥山水自然资源优势,加快惠州惠阳(新圩)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,协同发展绿色低碳新材料新能源产业。
这对新圩来说是重大利好。以珠三角为主阵地,广东正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。作为临深临莞镇,新圩有条件有机会坐上发展快车,成为深莞惠联动发展的主阵地之一。
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,新圩镇蓄势待发,加快产业协同发展,打造融深融莞协同发展桥头堡。
打造千亿平台一园三组团提升镇域发展能级
走进惠阳(新圩)智能制造产业园组团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,可以看到并排而立的一栋栋建好的新厂房,有些已有企业入驻,车间工人紧张有序地生产中,有些还挂着喜庆的“封底大吉”悬幅。园区道路两侧路灯写着“紧邻红色干线约3公里接轨深圳龙岗”等招商标语。建好的厂房旁,又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,挖土机、施工人员在忙碌地工作着,已签约项目亟待建好交付……
经过几年的打造,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边生产边招商边建设,雏形初现,“骨骼脉络”日渐清晰。
片区交通网络日益完善。园区配套道路环东路、龙湖路、兴龙路已完成建设通车。还有龙湖东路前不久刚实现全线四车道通车,这条道路跨越东风村、塘吓村及南部新城片区,全长3.7公里。
企业也纷纷入驻忙生产。目前,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一期已引进80家企业,预计达产后产值26.75亿元,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1家、高新技术企业23家,有45家企业实现投产;二期引进25家企业,预计达产后产值10亿元,其中6家企业厂房已经交付。陆续到来的优质项目,为深惠产业协同发展增添新动能。
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、推进强镇兴村,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空间。新圩镇打造产业平台矩阵,制定了“1+3”产业发展思路,即以惠阳(新圩)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核心,划定“梅龙湖组团、红田组团、长布组团”三大产业组团,促进产业集群发展,推动新圩向现代化产业新城转型。
谈起发展思路,罗国庆说,新圩的土地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山地多,能整理出来的土地相对分散,想转变就要突破“零敲碎打”思维,坚持土地连片开发,村与村之间抱团发展。
从高空俯瞰千亿园区红田组团,紧邻着深圳国际低碳城,这是深圳市打造万亿级“大低碳”产业集群承载区的核心区域。如今这片临深地块正优化发展规划,探索推进与龙岗合作,与坪地共建国际低碳产业产业园,计划引入圆通、橙仕汽车等企业,发展深圳国际低碳城配套产业。正和忠信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这片区域,还有粤浦·启沃智谷一期厂房均已封顶,预计明年6月份交付。
长布组团已有不少企业发展多年,计划通过村级工业旧厂房升级改造项目,推进传统家具行业转型升级等,实现产业空间连片品质建设,提升土地效益。
而新圩镇中心片区谋划做强服务业。按片区抱团发展,做大“镇域经济蛋糕”,待通畅的交通骨骼和集群效应形成,新圩镇整个区域发展能级都将得到提升。
重塑发展空间联城带村再造产业引擎
土地是产业发展、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支撑。新圩是惠阳面积最大的镇,辖区面积153.52平方公里,与邻近的东莞清溪镇面积相当,但亩均产值计算起却相差很远。
这几年,新圩也常受困于土地被低效利用,新项目想进场却难求连片土地的困境。乘着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的东风,新圩镇计划加大力度重塑发展空间,向“存量”要“增量”。
新圩镇着力推动“三旧改造”,采取两种方式重塑产业空间: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,采用“工改工”、连片升级改造、产城融合等方式;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内产业优化升级,采用招商引资、腾笼换鸟、挖潜提升等方式。计划大力推动新生港源鞋厂改造、白云双新水泥厂改造、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旧改项目、村级工业旧厂房升级改造项目,用现代化产业大厦、工业大楼将过去村级工业中常见的铁皮房、简易厂房取代。
腾挪出空间,还需更多好企业、好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。
新圩镇的亿元以上企业大约占惠阳区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,高新技术企业也增势迅猛。这些企业成长快,做好培育,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。
如今,新圩正全速推动项目建设,盈彩电子等8宗项目建成投产,尚为科技等10宗项目动工,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二期电子信息区等7宗项目竣工,形成产业集群引领作用。
释放“引力波”,吸引项目入驻。新圩制定了《新圩镇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挂点服务工作方案》,由班子成员全权全责挂点包办重点项目,紧盯重点项目建设进度,提供“保姆式”精准服务。全镇规上企业实施分类分级服务,建立“班子成员+中层干部+村(社区)书记”分层分级挂点服务企业机制,实现快捷送“策”上门、高效排忧解难;持续开展服务企业“直通车”“书记会客室”活动,实现企业服务“零距离”“面对面”。
此外,发展空间重塑还包含交通网络完善。新圩镇在加快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体系上下更大功夫,着力打造深莞惠交通互联互通枢纽,推动连接深莞的新清大道、新南大道、X886等道路建设。
如今,串起惠阳区两大千亿园区的深莞惠红色干线(一期)工程通车在即,届时新圩镇的发展骨架将进一步拉大。
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不仅要从大处着眼,还要细处着手,找到社区和乡村“活力密码”。
新圩镇有2个居民委员会和11个行政村,9月举办“百千万工程”农村头雁擂台比武活动,各村聚焦党建引领“百千万工程”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展示工作思路与实现路径。
梳理家底,乡村发展重点已明确。推进长布村1号地块村企合作开发、花果村广蓉欧项目村企合作、新联村连片水稻种植、红田村大湾区旧改项目、约场村打造红色文旅项目……
焕新镇村面貌服务提质做优“生活圈”
“路旁这个是我们一寸一寸争取,见缝插针植绿打造的小微绿地。前面是边角地打造的‘口袋公园’。”走进新圩镇,近来颜值提升了不少,惠阳区新圩镇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福遇一路边走边介绍。
新圩以打造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镇为契机,力促城市风貌、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配套等实现质的提升,全面启动“十八个一”工程,涵盖“美丽圩镇十三个一”工程、“中心镇五个一”工程。其中,绿美生态小公园、便民服务中心等12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。另外5项包括美丽圩镇客厅项目、美丽乡镇入口通道项目、房屋外立面提升项目、美丽河道项目、美丽示范主街项目,计划在春节前完工。
在新圩镇一张规划蓝图上,经过打造后的“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”“一个美丽圩镇示范主街”等18个一项目被一一标识出来,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,正展翅待飞。
据介绍,新圩在市住建局、省规划院专家团队指导下,规划了高速出入口—丹东线外立面改造—示范主街—城市客厅—205国道沿线综合整治+街心公园——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的连片示范点,确保“连成片、有看头”。
美丽圩镇的打造,需凝聚合力,新圩镇干群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,推动城市更新,“镇”在“美颜”:
党员干部以身作则、示范引领。长布籍和元洞籍的干部职工率先响应绿色农房光伏建设工作,改造绿色农房130栋,目前已全部完工。
大力推动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积极引导企业帮扶,企业捐资完善红卫小学、约场中学等教学设施,推进卢伟如故居等文旅项目,建桥梁、修村路、种绿植等。
广泛动员村民群众参与,主动落实“门前三包”、积极参与“美丽庭院”创建评选活动,快速响应美丽圩镇“七个一”房屋外立面提升工作,合力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当下,新圩正热火朝天地全面铺开城镇风貌提升行动。对国道205线、国道228线、龙湖东路等主要道路两侧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,重点整治“三线”乱拉挂、占用机动车道、人行道和车辆乱停放、占道经营、违规设置商业广告等问题。“三线”治理约17公里,拆除存在安全隐患、违规设置的广告招牌、破旧附属设施约1.2万平方米,修复破损路面约1.6万平方米,裸地复绿约3万平方米,努力营造整洁优美、规范有序、出行安全顺畅的圩镇环境。
统筹利用边角地、废弃地、闲置地等,拐角间也能遇见惊喜。践行“微更新”理念,新圩镇拓展绿色公共空间,配套建设基础设施,因地制宜规划建成3个“口袋公园”、5处停车场以及一批小微绿地,使多处荒芜地块“华丽转身”。
除了外在颜值,美丽圩镇需内外兼修。新圩聚焦服务提质,做优“生活圈”。建成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,新增停车位500余个;与企业合作提供助餐配餐服务,布局开设长者食堂;升级改造富阳农贸市场,着力打造牧云溪谷商业综合体完善商圈,提升惠民便民服务水平。还有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(一期)即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,新圩医院门诊部、新锋小学正在推进建设中。
增强经济实力、提升基础设施质量、提高公共服务标准、改善人居环境品质、提升治理效率,新圩镇正走在路上,力争2025年建强中心镇,发展成为惠阳区副中心城市。
■一线实践
新圩镇长布村
颜值加产值
推动工旅互联共生
乡村街道商铺云集,居民熙来攘往;村内厂房林立,机器轰鸣彰显发展活力;河道蜿蜒滋养村庄,一条滨水碧道已画好蓝图。秀丽的长流坑水库,一个水上滑板训练基地亟待建成……走进新圩镇长布村,这里并不太像传统村庄,更像发展中的城镇,繁华程度与新圩镇的圩镇不相上下。入村经过升级不久的长布大道,宽阔的双向四车道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条村道;党群服务中心旁边是宽阔平坦的文化广场和篮球场。门口一路之隔就是新圩镇准备重点打造的美丽河道,已建有小段休闲步道和休憩凉亭。
长布村与深圳坪地街道一山之隔。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“勇吃螃蟹”发展工业,这里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。在17.8平方公里的土地内,有着大大小小的企业近500家,其中规上企业56家,据不完全统计,每年贡献的税收达4亿—5亿元。村级集体收入加上村小组集体收入在高峰期以千万元计数,排在惠阳区102个村庄前列。
基础条件好,发展潜力足。今年11月全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村公布,长布村就是其中一个。把握机遇扬优势补短板,长布村迈出新步伐,计划走工旅融合路线,打造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,集都市农业、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示范性新型工业村庄,既要颜值又要产值,既扮靓美丽乡村“面子”,又夯实产业发展、社会治理等“里子”。
此前,长布村已有谋划。今年9月,新圩镇举办“百千万工程”农村头雁擂台比武活动,村党组织书记们晒家底、话未来,长布村拿下了一等奖,将以党建引领头雁带动走出发展新路径。
对于长布村来说,“工改”将是“二次创业”的起点。目前村内有不少低效的铁皮房,长布村1号地块村企合作开发将作为提高“亩产”的新举措推进。按照典型村培育方案,长布村将编制低效工业集聚区改造规划方案,明确“工改工”为主攻方向,逐项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,为引进优质产业释放空间。
产业发力的另一头是调结构,今年长布村通过“村企共建”,引入萨瓦运动项目。计划打造水上滑板国家训练基地,完善环水库周边绿道、亲水码头、餐厅、运动员活动中心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,打造“训练基地+产品工厂”新型健身休闲产业模式。同时将美丽河道、横流坑水库、鸦鹊水乡村振兴示范带等文旅要素“连点成线”,打造具有文化引领力、游客吸引力的精品观光线路,走业态融合乡村发展道路。
扮靓村庄,长布村以一条河为乡村添彩。一水绕郭,打造长布美丽滨水碧道,建立线性开敞空间,为周边村民提供休闲之所。
“新圩镇将在长布村实施美丽河道项目,对河道进行整理清淤、碧道提升,并设置景观标识及布置游憩系统设施。”李福遇介绍。
干净整洁的村容是乡村颜值的内在肌理,长布村从“毛细血管”开始梳理。今年以来,实施村道硬底化、绿化、人行道建设工程;加强村庄周边国道G228路域管护工作;打造长布集市,规范摆摊设点经营占道行为……
“我们今年还大力推进屋顶光伏建设,如今已完成六十多栋。”新圩镇长布村村委会委员曾游埠说,“绿色金屋”不仅有租金收入,还有隔热效果,能解决漏水问题。
社会治理是提升群众满意度、幸福感的“密码”。长布村户籍人口3000人,常住人口却有2万多人,随着千亿园区长布组团的建设,人口或许还会随之增加。厂多、人多、车多、出租屋多配资代理,长布村建立“楼长制”,对出租屋实行“红、黄、绿”三色分类管理,拿下“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”等荣誉称号。接下来将建设长排小区社会治理示范点,建起“党建+智慧+民主”的出租屋三元共治模式,以点带面形成可在全镇实施推广的经验,层层推进,提升全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。